铜川书画院(铜川美术馆)欢迎您!
你的位置:首页 > 艺术欣赏

带您一起“云”欣赏 | 画家笔下的秋色

2021-08-26 00:00:00   来源:铜川书画院   点击:2278

       满足广大市民疫情下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掌心里的展览”品牌,铜川书画院(铜川美术馆)特推出“带您一起‘云 ’欣赏”系列活动,持续以图文形式让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画作品在您的掌心里,随时打开,随时欣赏。


本期推出:画家笔下的秋色

       立秋以来,没有了夏季炎热的高温,天空也格外通透,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令人神往。万般变化的迷人景色,其魅力使人迷恋、陶醉……

       秋天是最入画的季节,为历代画家所钟爱,作为题材留下的名家名作也有不少,今天为大家选取5件山水画精品和5件花鸟画佳作,供大家欣赏品鉴。

 

《丹枫呦鹿图》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118.5x64.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林木茂密,丹黄掩映,群鹿楼息其间,或立或卧,或隐与林内,或立与林际。居首者为有角雄鹿,似闻惊警,群鹿亦皆侧首注视一方。《丹枫呦鹿图》画面构图密实,色彩上轻下重,用俯视角度,把观赏者引向画面中心的鹿群。设色雅丽,但亦有别于习见没骨山水。其树法尤为别致,树冠外形鲜明,前后相互比衬,富于装饰意趣;画鹿则以写实手法,得传神之妙。

 

《秋山问道图》北宋 巨然 绢本 165.2 x 77.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为巨然传世名作之一,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于峰峦岭窦之外,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真若山间景趣也”。

《晴峦萧寺图》北宋 李成 绢本  111 x 56cm

       近景中乃是两个行路的旅人,挑担者在前,骑驴者在后,似仆主二人。他们既是画面生动的人物点缀,又像是游画的起点标识,跟随他们的脚步,就会发现进入此画游历的去处。行不多远便有一座小木桥,架在由山上泉水汇集而成的溪流之上。走过桥去,屋舍俨然,人群闲逸往来,一派悠然自得的桃源生活。对于经历五代乱世的人来说,这样安详的生活景象总是值得向往的。那主仆莫非是逃离尘世,远来避难之人的代表,或者根本就是画家隐匿山林之愿望的实体化。村子里有人凭栏望水,有人坐而啖饮,这与《宣和画造》里称李成“オ运不偶”后“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的状态正相映照。这村落一面临水,三面环山,山石雄伟秀美,其上皆是林木,于这晦明不定的山石中,却有一条亮色呈"S”形曲直通向山中。


《秋林飞瀑图》宋代 范宽 绢本  181x 9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一山耸峙,山头山下密布丛林,有茅舍隐约其中;远处见城楼,飞瀑拾级而下,近前有木桥连岸,山路通达。这是一幅适合人居的美奂的山景,经过霜降的丛树一片绯红,秋色热烈明艳,绝无萧瑟凋蔽之感。构图并不复杂,但却极见功力:一峰高耸,山石和丛林结合在一起,层层深入;由远而近、曲折而下的山泉,则将其分割成疏密有致的空间,与茅舍、木桥、山路结合一体。无论是树木,还是山石,勾、皴的线条都十分坚挺遒劲。山下丛树的树叶,方、圆、长条之形俱备,用双勾法勾勒,凝练精到。山石用水墨依明暗分层积染,而树叶则敷以朱砂色,古雅瑰丽。整幅画映射出典型的宋画的风采。


《梅竹聚禽图》宋 佚名(传宋徽宗赵佶)绢本   45x10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写生蛱蝶图》北宋 赵昌 绢本  27.7x9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芙蓉》南宋 李迪 绢本  53x53 cm



《具区林屋图》元 王蒙 纸本  68.7x4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万山红遍》近代 李可染 纸本  85x135cm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未标注和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我们不做商用,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