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画家罗平安先生
品读画家罗平安先生
铜川书画院院长 赵清
罗平安先生,1945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湖北黄陂。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早年师从长安画派画家方济众先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因其西北乡土画风和独特的水墨技巧而享誉画坛。用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的话说”罗平安是当代长安画派中的一员大将,也是一位代表性人物”。
2012年春季,在一次写生活动中,我有幸结识了罗平安老师。他率真、朴实、甚至带点“顽童”气的另类艺术家形象深深的吸引了我,拜师的念头油然而生,然而又怯于自己的水平不够要求,一直不敢开言。那些日子,我只是默默的看他作画,陪他转山,听他神讲。后来参加一个专业培训,在作品点评环节,有人用自己的偏好苛评罗老师的作品,向来不善言辞的我与其当众辩论,竟争得面红耳赤。此事被罗老师得知后,他斥我没出息,“为什么不说自己就是罗平安的学生?难道当你师傅还不行?”没想到三年相处,不知不觉已经得到罗老师认可,成为他门下弟子。
品人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朴的“老农民”,像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一样,在五米画案的天地间,耕耘着五味杂陈、播种着喜怒哀乐、收获着幸福美满。一杯茶,一支烟,一曲黄土高坡的民歌是他每日创作离不开的“故人”,画室里悠扬轻快的音乐如同田间地头的小鸟在他的画作里盘旋驻足,尽管长期的劳作使他的一对肩膀已经一高一低失去平衡,腰里也时常缠着绷带作画,但那清瘦微驼的身影已融入他的画作,永远和莽原的艳阳一起,光芒四射。
他是一个激情洋溢的以笔作曲的“音乐家”,有时用淡墨轻抚纸张,层层渲染,奏出朦胧悠远的诗意;有时是焦墨重笔,像鼓手一样击打出生命强音;有时则是一个指挥家,让千颜万色统一在他的指挥笔下、交响乐里,用及其和谐的调频倾情演绎人生哲思。
他是一名优秀勇猛的“战士”,在自己不知前路在何方的路上披荆斩棘艰难跋涉,不问路在何方,只为创作灵感的微光牵引着自己勇往直前。他用他泥泞单薄的双脚踩出了一条清晰的路,用疲惫负重的孤单身躯开辟出新的天地。他曾经说过“浩瀚的大漠,一片茫然,没有路却又遍地是路。望不到目标,艰难地爬行在不知是不是路的路上。”这段话道出了一个勇士般的当代艺术家的开拓精神。
他还是一个嗜酒如痴的“酒神”,熟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对酒异常偏爱,没有酒怎么聊天?没有酒怎么讨论?没有酒傻坐着有什么意思?有了酒就来了精神,天南海北、人文地理无不涉及,最值得期待的是当酒酣时口若悬河地讲画论画,思路清晰,观点独特,言语犀利,简直是以酒作话引的神人!
他又是一个喜怒随性的“老顽童”。70多岁,还能纯粹的像孩子一样,吃什么,穿什么都离不开老伴的照顾,还总为各种与生活的脱节找很多啼笑皆非的借口,高兴了开怀大笑,生气了愤怒狂飙,跟老伴斗嘴就像演双簧,每日几练,一唱一和无比快乐,对待学生,毫无心机,单纯且幽默风趣,喝酒前是师徒,酒后就拍着学生的肩膀论成了兄弟,偶尔也会跟人较真,无理也要争三分,真是有趣……,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羁绊,简单、快乐、自由。
品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就以鲜明的个人风格打进了中国画坛,并掀起了波澜,逐渐成为长安画派一名干将。但他一反传统长安画派以墨为主的技法,强调色彩的魅力和整体的色调,画面结构谨慎严密,色彩结构协调统一,单纯而不单调、简洁而不简单,表现形式多样,时而淡墨叠加数遍,时而焦墨层层皴檫,时而重彩交替调和,画面随感受变幻莫测没有定式,让人捉摸不透。
近年来,他的新作更是让观者眼前一亮,那些浪漫的朦胧色调,清新的婉约情调,灰绿的莽原夜色,白茫茫的雪浴村庄,娇艳神秘的房屋一角,还有黑压压一大片焦墨阔笔砌成的山寨,在他编程的神奇秩序里肆意挥洒,让人在赏心悦目间也有一种毫不松懈的感觉,他总是能将统领画面和感染观者的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的淡彩画采用色彩的高调多重叠加挑战极限,重彩画色泽艳丽浓烈而深邃悠郁,焦墨画厚重凝练,黑的鲜活透亮、黑的层次分明、黑的清爽宁静,令人浮想联翩。大漠莽原、高坡窑洞、疙瘩柳树、沙蒿草已成为他表达自己情结的特别符号,不厌其烦反复呈现,却从不重复。仅把他画面里的沙蒿整理在一起,就能组成一套超全的色谱来,无数的皴、点、短线、长线组成“横-直-斜”、“虚–实–虚”的构图跳跃和交错空间层次,层层展开、前后遮掩、虚实相间、动静简逸,使画面的张力尽情扩展,小小的尺幅在墨、线、色、光的流转间,构成深远广阔的深邃意境.
他的画着色特别,每笔色彩都不是平涂,而是带有笔触,或点或擦,或皴或润,有横扫,也有弹跳,毛笔的特性被他充分发挥运用,特别是整篇无数有节奏的短线和点,会造成视觉跳荡的强烈冲击,整个画面充满了生的气息,长条状的蜿蜒留白,似乎血脉流动的载体,大自然的生机已悄然在他的画上重现。他从不事先设计画面,他的画都是一笔笔生出来的,完全是跟着感觉走。一张新纸只要画几棵小草,就能将他带入情境,树木、坡地、房舍、道路便会自然而然地“长”出。他对色的运用非常敏感,着色之前会凝视墨底画稿,根据画面感觉油然而生色的配方,色笔落下肯定大胆毫不含糊,有时浓烈有时清淡,可以有大块的凝重冷色,也有醒目的一抹暖色,随性但不随便,画面简单而宁静,浓烈而忧郁,浪漫而祥瑞, 点、线的运动和深重幽茫的色调合而为一,述说着荒野的生命力,以及深隐着的悲壮与空漠,创作的过程与结果总是那么合适。他曾玩笑着说“他给了宣纸生命与意义”。的确如此。
他的画不是对景描摹,他也毫不掩饰地说他不画写生,但熟悉榆林地区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画的确是当地村民们熟悉的环境。他不靠直观而是集感受、体味、领悟为一体凝练物象而后综合展现,这种不受具体环境物象的约束根据心里的象作画的形式,倒是也有几分写意精神之处。西画的焦点、中国画的散点透视都没能束缚他。他按他的结构形式布局新的秩序,物象单纯,元素简单,色彩主观, 画的很自由,他尊重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印象和情绪结构, 他用自己的声音诉说,作品就是他丰富情感世界的表现。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撰文赞道:“曾经以苦涩、荒凉、贫瘠为特点的西北山水意境在他笔下换成了温醇、绚丽、辉煌的山水华章”,“如织锦般画出了硬朗、坚实的物象质地,也画出了浓郁热烈的生命活力”。他的画体现了他对自然造化的直接参悟,他以最简单和凝炼的形式语言,在咫尺之间营造出了悠远静谧“心的风景”。他常给我们讲“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画的形式在他手里,总是高华灿烂,又总是负载了崭新的意义。他的画就是他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类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他一直在尽情尽性用心创作,一直在昂头阔步向前走。在荆棘丛生的荒野开拓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品情怀
在艺术的殿堂里,有人为了衣食而艺术,我们称之为“工匠”;有人为了心灵而艺术,我们称之为文人画;还有一类人,不是衣食的问题,也不是心灵的问题,他们处在某一时代,怀着一种强烈的抱负,走在时代的最前端,引领着新的艺术思潮,用艺术表达真挚情感与文化取向,并义无反顾勇于探索,罗平安就是这样的人。
他教导学生“艺术家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那是灵魂的世界,不是钱的世界,套路画没感情,没知觉,拿什么感动人?作为一个画家,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要用真情实感去创作,视觉艺术是更内在与内涵深厚的,它的深度与厚度是要用心解读的,艺术是精神,它不是想出来的,是有感而发,除了创造还是创造”。他说这些话时斩钉截铁,并一直是坚定的践行者。他的画没有世间的喧闹、没有凡俗的嘈杂、没有利益的驱使,有的只是他用真心建造的美好家园,他是在用真心画真心。
他对美的感受非常敏锐 ,对结构形式大胆突破,他常说“不破不立,不怕错就怕不敢错”。同时,在继承中国民族艺术精神和中国画笔墨传统方面,他也有鲜明的立场和高度责任感。他是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家,不偷安,不苟活,不虚度生命,他的人性品格明晰、阳光、响亮!他的艺术品格率直、真诚、质朴!凭着信念坚定追求他的艺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走,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他是一位身边可敬的长者,随和、平易。他不会因早年的光芒而恣意张扬,做事低调生活勤勉,不艳羡他人的前后簇拥,不仰慕钱财的丰硕多寡,不抢拍上镜,不自我炒作。只是平心静气、云淡风轻在自己的曼妙风情里,用双眸凝视着世间,用画笔描写着生活,没有瞻前顾后地迎合,没有虚情假意的敷衍,而是简简单单真真切切做一个画家分内的事:把画画好!通过点、线、色传达他深遽、丰富的情感。静雅淡泊的画面是他处事心态的映射,沉稳宁静的场景是他对人生的叩问。他的画充溢着他的爱和情,在“简单”之中酿造出真纯酒香。那一张张单纯却不简单,随意但不随便的完美画卷,早已将他的精神世界和绘画艺术天地塑造的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他对艺术的研修与追求总是不知疲倦,如饥似渴。生活朴素简单的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一天的绘画时间用N来计算,每日不断已成习惯,他这种拼的精神让我们这些学生面赤颜汗。他教育我们:一个艺术家首先要改变意识,改变观念,传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沿袭、模仿,更不是这个时代对艺术的唯一标准。他强调“结构第一,笔墨第二,功夫第三”,功夫是练出来的,对待艺术必须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他每天都要练一个多小时的字,很认真地临帖,目的是体会笔里面的东西,加强自己的力度,苦练功夫。数十年来,他年年转战陕北笔耕不辍,追索探求、研磨创造触动人心的艺术语言,在中国画的进程上沿着初心迈步前行。
他常说:人活世上,就是一个精神。一个艺术家必需有一种来自内心情感和行为的真诚,有了这种真诚才拥有自己,拥有真正的艺术。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也是拥有一切的标准,更是成败的标准,他深信,用真诚来检验自己,无论对待过去、现在,将来,这都是唯一的法则。他的人同他的画一样,真诚质朴,简约而不简单,他用一种超然的状态传递着内心对生活的热恋,与对艺术狂放不羁的追求。
向罗平安先生纯粹的艺术情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