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推进全民美育 、推进“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建设“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字化平台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本期看看有哪些提案值得关注。
关于推进全民美育
提升人口素质的提案
吴为山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显著特征”,因此,要使规模巨大的人口成为实现现代化的资源、化为强大的动力,就必须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提升人口素质。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现代化的新图景。而全民素养的提升正是新文化滋生发展、创新创造的基础,因此,推进全民美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美育不仅涉及审美素养的提升,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心灵的涵养、理想的培植。本提案旨在通过加强全民美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认识全民美育的三个维度:
全民美育是全面性、终身性的美育,不局限于某个时段、某些对象、某类范畴,而是要打通“围墙”,统筹构建一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
全民美育突出体现美的化育。青少年儿童接受美的教育,将对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奠定终身基础。这一方面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得到重视,但是从社会层面和体制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出台避免功利化倾向的举措。美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们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更是全面塑造健康审美观、人生观的培根铸魂的工程。
全民美育助力营造美的环境。美育不仅针对青少年而言,中青年在美的环境中工作,同样能够通过艺术调节工作节奏,改善人际交流。美的环境既指具体的艺术装点,也包括形成美的生活方式、美的生活氛围,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
全民美育贵在提供美的享受。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学习一项甚至多项艺术,在美的欣赏中度过晚年生活。参与美育活动不仅让他们享受人生,而且也对后代产生积极影响。美的享受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养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全民美育的实施策略:
一是通过优质美育资源占领网络高地,实现网络净化。要善于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通过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网络环境的净化。通过各种新媒体、新技术传播美,打造品牌,加强互动,引领风尚,提升公众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是在推动全民美育中改善社区环境。要将全民美育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有效结合,在社区中推广公益广告,提升公共空间的美学价值,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美化公共空间、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三是通过全民美育带动教育改革:要进一步在学校教育中强调中华美学精神,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审美能力。让经典艺术系统性地进课本、进课堂,打造高质量的美育课程体系,带动改变功利性思维,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四是通过书法普及带动全民美育。书法艺术不仅饱含中国文化精神,同时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也是一种便于起步和学习的艺术形式。当下,可以从现在非常便捷、低成本的硬笔书写等形式逐步推广、拓展到毛笔字,在全民进一步普及书法教育,更好感受中国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全民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锚定目标,明确思路,梳理具体步骤,久久为功。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期待通过各界共同努力,让全民美育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关于改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镇小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提案
刘万鸣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重农尊教,国之根本。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教育工作,强调将两者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将“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纳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工作范畴,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教育资源均等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由于自身工作性质,我常会深入基层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这几年所提的政协提案内容也比较侧重于教育工作。近年来,我在前往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特别是革命老区采风时接触到当地淳朴的群众,和他们建立了深厚情感和友谊。在走访过程中,我开始关注这些地区村镇小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改善、提高情况。我认为,多媒体教学设备立足于互联互通、即时高效、动态共享的特征,能够快速高效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聚合起来,突破时空限制,跨学校、跨区域、跨国家传播分享,为乡村学生创造更多教育资源获取的机会和渠道,更好实现教育的普惠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99.5%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超过400万间,其中87.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2023年底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城乡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已基本持平,其中乡村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为 94.8%。但调查发现,在一些偏远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当地小学仍会因财政不足等原因,仍然大量存在着多媒体教学设备数量不足、老旧老化等实际困难,无法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甚至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阶段,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更好推动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提升乡村学校教学水平,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水平的教育资源,我就改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镇小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乡镇村镇小学的专项资金支持与投入,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百分百覆盖,使广大相对落后地区的学子们更快更好地接触到丰富的知识和讯息,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二是改善教育条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村镇小学,从硬件到软件多方面给予帮扶,缩小我国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教育质量上的差异,改变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
三是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推动社会各界关注村镇小学建设实际困难,吸引有关团体和个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村镇小学设备设施建设,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我国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关于建设“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字化平台的建议
林蓝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文艺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重要位置,深入总结新时代文艺工作面临的新实践、新要求,深刻回答事关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开启了崭新局面。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议设立“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字化平台,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全面保存和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艺战线的时代风貌、艺术家风采、人文精神,传承国家文化记忆,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艺术发展、人才培养、精品创作、行风建设等提供重要的启迪示范,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当代艺术家档案留存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性系统化程度不高。目前,全国大部分的艺术家协会、院校、研究机构、博物馆、媒体机构对当代艺术家的档案资料“分而治之”,导致艺术家档案资料保存不全面、不系统,利用率不高,研究难以深入。因此,亟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系统梳理阐释,提高研究深度广度,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艺术“高峰”能够完整立体地彰显高度,成为标杆、提供借鉴,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让艺术“高原”成为丰厚滋养,助力催生新时代的艺术“高峰”。
(二)数字化力度不足。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明确提出了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过去我们的艺术家档案主要以文本、图册等形式存在,在当下只有进行数字化转型,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研究效率,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
(三)鲜活度感染力不强。由于条件和认知所限,过去艺术家的口述影像资料留存有限,且偏重资料收集,所进行的专题性研究更存在不足,留下可供深入挖掘的空间。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起来的第一、第二、第三代艺术家们,现在已是八九十岁高龄,以口述影像实录的方式尽早尽快抢救式地留存他们的影像资料,提升研究的鲜活度感染力,非常必要和急迫。
二、建议
(一)建设“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据化平台,列入中宣部“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工程。
中国文联、各省市级文联、全国各艺术院校、研究机构、博物馆和艺术家协会等建设“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据化分支平台,以“挖掘整理、保护建档、传播利用”为形式,深入挖掘整理党领导文艺战线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贡献卓著的重要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信息,进行档案式文献管理,成为可供业界共享的资料库,并进行数字化宣传推广,进行创造性转化利用,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落实,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重塑文化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二)打造“987”口述史工程体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起来的第一、第二、第三代艺术家们留下重要的口述影像资料,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留下热辣滚烫的第一手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第二、第三代艺术家们,他们的艺术历程深深嵌入到祖国的文化建设中,是国家发展历程的有力见证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群像意义。作为历史亲历者及见证人,他们的口述史料也具有文献资料所无法涵盖的丰富信息及鲜活度,散发出独特的“个人性”魅力,值得进行抢救式搜集及整理。建议全国文联、各省市级文联、全国各艺术院校、研究机构、博物馆和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以90岁、80岁、70岁年龄段的老一辈优秀艺术工作者们为采集样本,通过口述史的方式,分阶段、分主题进行口述影像史料采集和整理,形成口述视频、音频、照片、文稿等采录素材。采录的影像资料形成“987口述史料数字档案系统”,接入“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据化平台,让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在研究中得以互证,让当代艺术家群像展现完整、鲜活的面貌。
同时,以“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据化平台、“987”口述史工程为依托,与相关权威机构、单位进行图书出版、影像化制作推广等深度合作,推动形成国家当代艺术系列研究和出版项目,产出“当代艺术名家影像实录丛书”、系列研究型专题展览等多样性成果,推动构建中国艺术话语和中国艺术叙事体系。
(三)聚焦“大家”重点培养工程,加大我国艺术名家大师和优秀中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与推介力度。
借助国家“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据化平台,做好“4个1”工程,即一位艺术大家“1个展览”“1场研讨会”“1部纪录片”“1部传记”,以大力度、深研究、广传扬的方式,选树推介德高望重、代表时代的艺术大家。并结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艺术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等项目,推进艺术人才智库建设和人才扶持奖励机制建立,给予政策优待和资源倾斜,推动培育新时代优秀艺术人才,建设实力雄厚、结构合理、梯次衔接的老中青艺术人才队伍。
总之,构建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事业发展的历史文化宝库、传承发展脉络,全面记录和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踔厉投身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其中蕴含的时代光辉、艺术风貌、人文精神,必将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形象,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艺术界的力量。
关于在艺术领域加强对残障群体的社会关怀,改善残障艺术人才就业环境的提案
吴洪亮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北京市美协副主席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近8600万,占总人口的6.34%。在《“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增强残疾人精神力量。
近年来,残障群体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扶持等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但就艺术领域而言,仍然存在着关注度不够、行业发展不足、保障不均衡、人才就业不畅等问题。因此,亟须从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着手,解决残障群体最迫切、最具体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对残障群体自身文化生态的深入研究,充分理解残障群体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需求,积极开展残障艺术人才的展示活动,搭建线上线下平台,促进多样化、多领域、多渠道的文化交流推广活动,从而加强社会公众对艺术领域残障群体及其创作的了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鼓励残障群体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彰显文化的独特价值。
2.积极探索艺术行业中与残障群体特点相适配的多元职业发展方向。如开展工艺美术、冰雕、书画装裱与修复等专业技能培训,并匹配实习岗位。促进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与残障群体相匹配的岗位开发,如特殊群体观众服务等,在发挥其长处的同时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来源,实现群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同时,公共文化机构还可以通过与残障群体艺术协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艺术领域残障群体事业的发展。
3.考虑到各地发展的不均衡性、艺术领域残障从业者问题的复杂性,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需要因地制宜,形成“一地一策”的模式。在深入调研和了解艺术领域残障群体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与当地特色资源、产业形成结合,联动艺术文化产业资源,从实际出发,提供个性化、常态化、普及化的政策帮扶。在确保政策实施有效性的同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残障群体的扶植工作。
总之,对艺术领域残障群体的关怀不能仅仅停留在短期的帮扶和救助上,必须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这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残障群体创造更加公平、包容的艺术发展环境,为实现艺术领域残障群体的全面发展和加强残障群体社会融入作出贡献。
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的提案
吴洪亮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北京市美协副主席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中强调,美术馆要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美术馆首先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美术馆专业人才及人才梯队的建设。本人曾在2022年呼吁建立“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得到了部分省市有关机构的支持,但未能跟上我国快速增长的美术馆行业发展的需求,美术馆专业人员职称评审难的“痛点”依然存在,成为制约美术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此,本人再次提议加快建立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理顺体制机制,呼吁以“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方式,为美术馆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生态,为进一步实现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一、主要问题
1.缺乏与美术馆行业相适应的职称评审制度和标准。我国文化艺术人才职称评定,主要依据为《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及《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深化艺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现行体系中的文物博物、工艺美术、美术创作专业,均无法和美术馆行业进行对接,更无法涵盖具体的美术馆管理、策划、公教、研究、典藏等职能,导致美术馆人才评价制度、体系、标准整体缺失。
2.评审渠道缺失,体制机制不畅。因缺乏参评标准,国有美术馆从业人员只能参照文博系统、美术创作、社会科学等渠道,评价内容不符合美术馆实际业务类型;而民营美术馆从业人员更无法进入此渠道进行评价。
3.缺乏自上而下、全面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美术馆人才队伍问题,尚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系统、有效地解决。目前,仅有少数省市进行了初步尝试,例如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美术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美术馆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北京市建立了“文化创意设计”的评审通道。我国其他各省市,均未形成有效评审系统,各地美术馆从业人员依然强烈要求加快建立美术馆专业职称评审制度的全国标准,保障各地美术馆文化服务发展的均衡性、有效性与持续性。
二、再次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文化和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美术馆人才职称建立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建立全国美术馆人才职称评价体系落实到位。
2.精心组织、充分调研,建立健全美术馆人才制度体系。将美术类人才评价体系纳入到深化艺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中,将其视为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专业、分层次建立和行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体系,确保建立健全设置合理、覆盖全面、评价科学、管理规范的美术馆专业人员职称制度。
3.理顺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评价标准。建议以“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方式,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理顺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省市美术馆的人才评价标准。
4.加强宣传、营造环境。建议全面加强宣传引导,调动美术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在拓展人才成长空间基础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形成专业、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
总之,建立健全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美术馆行业的进步,更对大力推动全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对内提升全民艺术教育水平,增强文化自信,对外促进交流,讲好中国故事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推动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
焦兴涛
全国政协委员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大学生中,有18.5%的学生存在抑郁倾向,4.2%的学生有抑郁高风险倾向。
2023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
调研发现,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专职教师等资源配置上很难做到充分保障。大学生面临学习升学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心理辅导教师比例太小,难以应对众多学生复杂的心理健康需求。
艺术疗愈融合了艺术和心理学的知识,可以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过程来改善参与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健康状态。它通过艺术形式帮助人们表达情感、释放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艺术疗愈,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其治疗方法涉及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并与中国的学校美育中的许多内容存在天然的契合点。把艺术疗愈内容纳入学校美育教育,可以拓展学校美育内涵,并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措施的重要补充。
首先,具有艺术疗愈特质的美育相关课程可以让所有学生受益;其次,艺术疗愈过程中所借助的绘画、手工等方式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会使得学生的接受度、参与度较高;再者,现有心理测评试卷可能受到学生自我认知、防御机制或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回答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借助艺术疗愈方法可以为更准确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补充手段;最后,可依托现有初高中“美育”课程体系以及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制度等做法,通过对在职美育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多层次多路径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和管理的体系。
为此建议:
一、强化思想和价值观引领。在艺术疗愈实践中融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分享,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感受和经历,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氛围。
二、美育课程带动艺术疗愈。将艺术疗愈作为美育课程教育的延伸,结合“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建设的另一种路径。结合现有的美育相关课程,如绘画、手工艺、雕塑等,开展以艺术疗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和分享,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表达情感,提高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国内院校中,中央美术学院在理论研究方面,四川美术学院在教学和社会实践方面均做出了充分的积累和准备。
三、发展艺术疗愈学科专业。在有条件的艺术院校开设艺术疗愈专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资源,结合中国实际,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艺术疗愈人才。对在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进行艺术疗愈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
四、建设校内艺术疗愈平台。在校内建设艺术疗愈工作室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疗愈的安全、舒适的环境。组织定期的艺术疗愈工作坊和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治愈力量。
五、选择地区和学校试点推广。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省市的大学和中学进行试点,建立大学和中学联动、学校和社会共建的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的体系,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切实有效的“艺教医”心理健康建设新方案。
关于建立中国色彩博物馆增强文化自信的提案
牛克诚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
《美术观察》主编
中华色彩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彩陶色彩滥觞,至先秦形成“五色”观念体系,魏晋形成“随类赋彩”“以色貌色”色彩理念,在卷轴画、壁画、染织、服饰、陶瓷、建筑等领域不断生成斑斓耀目的色彩世界。中国传统色彩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美学体系,反映出古代先民在天地自然、社会生活、民俗宗教、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思维智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结晶。
近年来,中国传统色彩日益走进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世界,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艺术创作、服装、美妆、首饰、标志、包装、家居、餐饮、建筑、城市景观等领域,在推进新国风、新国潮,助力新国产、新国货等方面,日益彰显其文化与艺术价值。《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等影视节目、第19届亚运会文艺表演《国风雅韵》,特别是2022年、2023年央视春晚的创意节目《只此青绿》《满庭芳·国色》通过舞蹈、歌曲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传统色彩的感人魅力,引发起人们对于传统色彩的极大兴趣与热情。人们由此希望直观感受到中国传统色彩的真实历史遗存及视觉形象。
然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座系统收集、保存、展示、研究、传播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国家级“中国色彩博物馆”。
目前,在我国的六千多座各类博物馆中,有个别博物馆的藏品展示对于中国传统色彩偶有涉及,如,地质博物馆(矿物颜料),自然博物馆、农业博物馆(植物颜料、染料),美术馆、艺术馆(重彩画),古建筑博物馆(彩画),丝绸博物馆、服饰博物馆、纺织博物馆(织绣、服饰、纹样等),陶瓷博物馆(彩瓷),工艺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非遗博物馆(颜料、染料制作工艺)等等。这些散在于各地、各类博物馆中有关中国传统色彩的零碎片段,不能展现出中国传统色彩的总体视觉形象及丰厚文化内蕴。
中国传统色彩是一个由观念、材料、技艺、表现等构成的综合体系。“中国色彩博物馆”将全方位立体地呈现中国传统色彩的整体面貌,其收藏展示内容包括:
一、色彩表现实物,如,卷轴画(青绿山水、重彩花鸟等)、壁画(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年画(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绵竹等)、陶瓷(彩陶、唐三彩、颜色釉、红绿彩、青花、粉彩、五彩、斗彩等)、织绣(苏绣、蜀绣、云锦、蜀锦等)、服饰、彩塑、建筑彩画(五彩遍装、旋子彩画、和玺彩画、苏式彩画等)等。
二、颜料、染料、釉料等材料及其制作工艺,如,朱砂、石黄、蓝铜矿、孔雀石等原料及颜料制作工艺,蓝草、茜草、紫草、黄檗等原料及制靛等工艺。
三、色彩创作技法,如绘画的平涂、晕染等;织物染色的单色染、套染、绞缬、夹缬、蜡缬以及印花、刺绣等。
四、通过传世文献、新媒体展示中国传统色彩的历史演进、“五色”体系、传统色名、色谱、配色方案等。五、传统色彩在现代生活、艺术创作及设计中的应用成果。中国色彩博物馆将利用全息投影、3D打印等数字化技术复原展示中国古代色彩绘画经典作品及石窟壁画、建筑彩画等不可移动色彩遗存;通过VR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为观众营造浓厚的沉浸式体验场域与氛围;通过颜料、染料制作及染色、刺绣工艺等的现场演示,增强观众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生成的切身感受。
众所周知,我国高度重视专题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均明确要求,要立足行业特点积极发展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工业遗产等类型特别是填补空白的专题性博物馆,丰富博物馆品类和突出博物馆特色,形成品类齐全、特色鲜明、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现代博物馆体系。目前,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都从各自角度发挥了以实物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中国色彩博物馆将以“色彩”为聚焦点,以综合的视觉形象呈现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魅力,填补中国色彩专题博物馆的空白。中国色彩博物馆将坚持中国标准、彰显中国特色,展示与西方色彩学不同的东方色彩美学,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焕发起观众的文化自豪感,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实物资源与理论支撑。相信中国色彩博物馆在时下持续不断的“文物热”“国潮热”中能够成为文旅融合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因此,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启动“中国色彩博物馆”项目调研与规划论证工作,将建立中国色彩博物馆纳入国家级博物馆建设名录,适时予以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