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隶书,很多朋友是从临习《乙瑛碑》开始的,但有时写了一段时间后总感觉不像,一离开字帖就写不出原碑的味道了。这是因为对《乙瑛碑》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临帖时没有抓住这个碑笔画的基本特征。
今天,给大家总结11个代表性笔画特征,即:单点左撇、蚕无头雁有尾、撇笔引带、捺笔反弓、方折圆转、左弯夸张、“S”弯竖、横凸竖背、绞丝断连、裙式放射、雁有双出。
上述特征中最后一个其实是个病笔,在临帖学习时可以不遵守原碑写法。下面分而述之,希望对初学《乙瑛碑》的朋友有所帮助和启发。
01
——单点左撇——
《乙瑛碑》里的“点”,作为独立笔画使用时,一般在字的上部,如宝盖头上边的点。而这样的单点,在该碑里有时是写作向左出尾的“撇点”的。
这种写法在《礼器碑》中也有,但《乙瑛碑》却写得厚重、圆润。如下图中字例的点都是这种情况:
上面图片中,左边的“庙”字,撇点采用的圆点;右边的“褒”字采用的是方点,但形态都是向左出尖,与下一笔画“横画”相呼应。具体笔法:藏锋起笔,在原地顿笔调锋后,顺势向左下方出尖。如果写圆点,在出尖之前用圆转;如果写方点,则用方折。最后的出尖,可以同下一笔相粘连(如褒字),也可心分离(如庙字),要视具体字形而定。
成熟时期的汉隶,同西汉以前的古隶最大的区别特征就是出现了波磔笔画,也就是长横笔画的“一波三折”,即,在笔画中要写出“蚕头”和“雁尾”。《乙瑛碑》是成熟汉隶的典型,自然也具有今隶的一切代表特征。但是,《乙瑛碑》里有些长横笔画的“一波三折”却明显地淡化了蚕头,强化了雁尾。 这个特征在其他汉碑中是不多见的,是《乙瑛碑》的代表性笔画。下面的字例就是这种情况:
基本笔法:逆锋起笔,但笔锋只在左右重复轨迹上调锋,不向左下顿笔;调锋后向右行笔,或逐渐按笔,或至中间位置提笔再按笔,至尾部重按并用侧锋出雁尾。《乙瑛碑》的雁尾,有的出尖,有的不出尖,不出尖时往往写的圆润、厚重,看起来比较有力。
03
——撇笔引带——
《乙瑛碑》里很多笔画带有章草的痕迹,笔画末尾有回锋引带现象。很多撇画都带有回锋引带,有的比较明显,能写出小钩来;有的则比较含蓄,但也明显能够看出回锋的笔迹。如下图两个例字:
基本笔法:起笔后向左下方斜向行笔,边行边按,至尾部回锋引带,可以在斜上方向右上出尖,也可以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但笔势都是指向下一个笔画的起笔。
04
《乙瑛碑》的撇是代表性笔画,其实它的捺笔更具典型特征,我将其总结为“捺笔反弓”。正常的隶书捺笔是一个中间向左下凹入的弧笔,就像一张拉开的弓一样。但《乙瑛碑》很多捺笔却是与其相反,起笔后写出的笔画中间部位先向右上凸出,就像反向拉开的弓,所以称为“反弓”。如下图示意:
基本笔法:逆锋起笔,调锋后向右下方行笔,边行边转,至末尾出波磔时顿笔铺毫,用侧锋写出波磔。波磔可以出尖,也可以回锋圆收。
05
多数汉碑在写“横折”这个笔画时,是分两笔书写的,即:先写横、再写竖。而且往往横和竖断开,不粘连。但《乙瑛碑》里写这个笔画时却采用了楷书的转折笔法,很多是一笔写就,非常自然。比如下图四个字例:
圆转的情况多出现在横折弯钩和宝盖这两个笔画中,而方折的情况很多,相比之下,横折笔画中分两笔断开写的“搭接”笔法在《乙瑛碑》中则比较少见了。基本笔法:1、圆转时,行笔至转弯处运用捻管笔法,顺势向下转笔即可;2、方折时,行笔至折弯处回锋调至中锋,顺势折笔下行即可。但折笔时切忌顿笔,一旦出现顿笔疙瘩,则变成楷书笔法,那就是隶书的病笔了。
06
《乙瑛碑》的左弯笔画,包竖撇、括左弯钩和横折弯钩,都是向左出弯且比较夸张,写出的弯笔要么出锋,要么不出锋。但不出锋时,往往在末尾回带,有时写出一个小钩,呼应下一个笔画;有的将回带笔锋藏于笔画中,使写出的弯笔笔画厚重而粗壮,相对比较夸张。如下面的四个字例:
基本笔法:笔画行进到向左弯曲后,开始按笔用力,至收尾处转笔回带,可以回带出尖,也可以将笔锋隐于笔画中。
07
大多数汉碑里的竖画、尤其是贯通上下起支撑作用的长竖画,一般写得挺而且直,但《乙瑛碑》里的长竖却有很多写的很有姿态,有的呈“S”型,灵动但不漂浮,很美。令人一看就知道是《乙瑛碑》的笔画。如下图的例字:
《乙瑛碑》里有这个特征的竖画还体现在边竖上,比如一些外框偏旁的左右边竖多写为“S”造型。基本笔法:逆锋起笔,调整笔锋后先向右下、再转为向左下,至尾部要调直方向,保持整个竖画的平衡。一般在“S”造型时,多在收尾处加重按笔,使竖画尾部粗重,利于整体平衡。
08
《乙瑛碑》里的横画不论长短,多数呈中间向上凸起的造型;而多个竖画并列时,则一般呈背式排列,尤其是“日”、“月”这样的字或偏旁,往往是这种写法。如下图例字:
09
《乙瑛碑》里的“绞丝”是最有特色的笔画,也可以说是其他汉碑里绝对没有的写法。即,“绞丝”旁的第二笔写到末尾不往右收,而是向左断笔,然后重新起笔写第三笔。如下图中的例字:
10
——裙式放射——
这个特征是针对《乙瑛碑》里字的结构而言的。《乙瑛碑》里的字总体呈正方形,但也有根据字的自身特征而可长可扁的情况。但一些上下结构的字,尤其字中有撇捺组合的字,则往往呈”裙“状结构,上紧下松,且向左下和右下放射。如下图中的例字:
11
——雁有双出——
我们常说,隶书讲究”蚕不双出、雁不双飞“,但《乙瑛碑》里却存在违背这个原则的现象,很多字里存在两个波磔的现象,这应该是借鉴了章草的写法。如下图的例字:
我们提倡按规范的要求书写隶书,也就是要严格遵循”雁不双飞“的规则,所以,对于《乙瑛碑》里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不必尊重原碑,只写一个雁尾,而将另一个写作不出波磔的钝收即可。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未标注和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我们不做商用,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公教在线||韩璐:怎么画兰花
来、来、来、围观了!【铜川美术馆公益课堂开课喽】
征稿通知| 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书画作品展览
【铜川书画院党建+艺术】“传承书画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党日活动
铜川市庆祝“ 三八”国际妇女节美术书法网络展作品欣赏(一)
铜川市庆祝“ 三八”国际妇女节美术书法网络展作品欣赏(二)
“书画迎春 祝福神州” 四省六市书画作品线上交流展(第一期)
“书画迎春 祝福神州” 四省六市书画作品线上交流展(第二期)
“书画迎春 祝福神州” 四省六市书画作品线上交流展(第三期)
“书画迎春 祝福神州” 四省六市书画作品线上交流展(第四期)